中原银行董事长窦荣兴:中小银行该如何转型?
2020/5/13 10:32:25

中原银行董事长 窦荣兴

当前,国内战疫已经进入下半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促使数字经济获得空前重视。无论是疫情防控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实践和应用效果,还是中央最高层会议进一步明确的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本市场上受到资金热捧的相关概念,都印证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加速到来。

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如何适应并精进于这个时代?无论是时代和行业演化趋势,客户体验选择所需,还是银行业务变革转型倒逼,都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小银行应在推动组织改革、深化数字化应用能力、创新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上,加快变革步伐。可以说,越尽早行动,越占据主动。商业银行在这场转型中,能否建立科学、前瞻又适配的变革机制和实践模式,决定其能否赢得未来。

中原银行作为河南唯一省级法人银行,从2014年开业筹备即确立以建设数字化未来银行为初心使命。成立五年来,中原银行始终秉承“科技立行、科技兴行”的发展理念,坚定推进打造科技银行、数据银行与智慧银行的战略使命。2018年,中原银行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如今业务成效已逐步显现:产品迭代速率大幅提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大数据用例在精准营销、风险管控与提升客户体验方面成效显著。中原银行的金融科技应用和数字化转型,也在这场疫情中得到充分的考验和展现,全行正在朝着“成为一家具备金融属性的科技公司”快速迈进。

商业银行数字化不是转与不转,而是如何转的问题

《银行4.0》作者布莱特·金写道:“银行业正处在一个‘技术主导一切,并且无处不在’的世界中,不被淘汰的唯一办法就是为那些数字化的消费者打造新的体验模式,重复网点的模式终将失败”。

在全渠道银行、智能投顾、区块链等科技变革的推动下,从3.0版本的移动银行向4.0版本的数字化银行发展已成中国银行业的大势。

这是时代风向,也是现实倒逼。纵观历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在重新定义时代。蒸汽带来了出行的变革,电气时代带来生产力的爆炸,信息则让人与人链接成网。随着以数字化为代表的第四场工业革命的来临,银行业必须变革图存。每一次革命,都带来产业格局的重组。

新冠肺炎疫情,将极大加速数字化革命的进程。最具标志性的,当是“新基建”的提速。自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基建”以来,其内涵不断丰富。今年,中央多次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被提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与传统基建聚焦“铁公基”不同,“新基建”则聚焦“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这为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深度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从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环境来看,数字化转型已是势在必行。一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快速应用,不同维度的大数据爆炸式增长,商业银行亟需精准识别、有效加工,为自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对于“用脚投票”的客户而言,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金融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预期,面对客户更加个性化、差异化、便捷化、丰富化的需求,商业银行必须快步跟进、引领创新。三是银行传统模式遭遇颠覆,外有互联网金融跨界打劫,内有资产端和负债端双重承压,加之优质客户脱媒,迫使银行选择的中小企业客户、C端客户风险成本抬升,倒逼银行全面推进金融科技应用,加速数字化转型征程。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借助数字化工具、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客户需求更好、更清晰的认知,增强KYC能力,聚焦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客户黏性,创造更大价值。在此过程中,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风控成本、提高效率,提升金融专业能力,有效拓宽商业银行盈利边界。

在这场数字经济的历史洪流中,商业银行不进则退,不转则衰。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中原银行的实践与成效

如何做好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并没有标准答案和方法,但可以明确的是,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非某一个部门或者条线的责任,亦非技术手段应用的浅尝辄止,而是一场由内及外的自我革命。

2018年,中原银行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战略实践,建立敏捷中心,通过试点先行、分批部落化的方式,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探索建立适用于新型组织架构下的敏捷机制体系,构建了线上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服务场景和生态圈。

回顾近两年的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是,中原银行自开始便明确了转型目标和实施路径,并逐步探索了行之有效的特色经验。

1.确定“一横四纵一基石”蓝图规划。在充分研究、借鉴先进同业转型实践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原银行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历史包袱较轻,现代化科技基础设施与系统建设发展空间较大等现实情况,中原银行选择了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围绕转型总体目标,中原银行提出了“一横四纵一基石”的转型蓝图规划。

“一横”:项目群的精益管理,确保转型项目群各项目成功落地的整体协调和资源安排;“四纵”:以敏捷组织转型作为切入点,带动大数据应用和双速IT的实现,并通过科技生态建设为未来的技术应用创新提供支撑;“一基石”:人力、计财、风险合规、运营、敏捷文化等,通过中后台的敏捷化,整体形成共振,有效支撑数字化转型。

2.“三步走”战略实施路径。数字化转型不能一蹴而就,为实现数字化转型蓝图规划,中原银行采取了“三步走”的战略实施步骤。

第一步:推动科技能力、数据能力、风控能力、敏捷能力提升。敏捷转型是数字化转型的前提。通过敏捷转型,中原银行在理念、架构、技术支撑层面得以转变,历经数字化转型的生产力得到全面释放。

2018年5月,中原银行大刀阔斧的敏捷转型正式实施,在零售业务条线,围绕特定客群与产品,建立业务与科技融合的跨职能实体组织,采用精益敏捷的工作方法进行端到端的产品创新与业务经营管理,截至目前,中原银行敏捷组织已涵盖全部零售条线以及部分公司条线,共计10个部落、近60个敏捷团队。

第二步:深化数字化应用能力。一是数字化产品创设能力,打造常态化产品创设、创新机制,通过机制带来批量的产品创新,通过市场的筛选,探索打造爆款产品。二是数字化应用能力建设,以零售数字化营销能力作为切入点,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应用能力的提升。三是总分支数字化营销体系建设,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通过数据驱动,敏锐捕捉客户需求,科学布局场景,开展精准营销,真正实现总行对分支行的“减负”与“赋能”。

第三步:运营模式变革与商业模式创新。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及相关新技术应用,实现运营效能质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场景和开放平台建设不断积累能力,打造开放银行,促进银行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中原银行已完成组织敏捷的“第一步”,正在进行全面深化数字化能力建设的“第二步”。

3.积累了中原银行数字化转型特色经验。在数字化转型中,中原银行也探索了一定的特色化发展经验。

一是建设大数据用例闭环管理体系。基于大数据经营诊断分析结果,识别零售客户经营的关键痛点,中原银行打造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数据用例闭环管理体系,实现规模化的数据应用。

在此过程中,中原银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流程体系。首先是寻找业务场景,确定用例目标。在整合、清洗数据之后,由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共同参与探讨,使得业务实践和数据目标相印证,数据模型与业务逻辑相结合,形成大数据线索。最后将大数据线索下发至各支行网点,持续督导效果接收反馈,不断迭代优化,形成一套完整闭环。

与之相匹配的是,在数字化营销平台建设方面,中原银行建成一站式分析平台、机器学习平台、全渠道数字化营销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化基础平台,实现数据建模及分析全流程线上化、分行试点、A/B测试、对照组业绩比对、可视化营销管理及营销结果反馈等功能,完成客户经营全流程线上化和营销全局化管理。

二是重视打造T型人才。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IT部门与业务部门是合作伙伴关系,IT人员需要懂业务,业务人员需要懂技术。为提升人员的素质价值和结构价值,中原银行多措并举打造复合型T型人才。首先,大力充实总行科技队伍,持续优化重要岗位人员配备,加大科技基础平台与信息安全人员投入,逐步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截至2019年底,全行科技队伍达到近600人,骨干员工来自领先银行与一线互联网科技公司。其次,调整组织结构,将科技人员和业务人员组成跨职能小组,在协作中相互理解,相互学习,提升素质。

三是科技赋能与文化建设。数字化转型是技术驱动,而员工的思维和文化决定数字化战略建设的未来。为此,中原银行成立敏捷中心,负责全行敏捷能力建设。大力推动中原敏捷社区建设,传播敏捷文化,分享实践经验,营造全行敏捷文化氛围。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社区活动百余次,学习型组织初见成效,敏捷文化深入人心。同时,大力开展全行“数商”培训体系与数据驱动文化社区建设,推动数据应用能力与数据文化建设,助推全行员工数字化能力提升与思维模式转变。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1.充分理解数字化内涵,是数字化转型的前提。许多银行把数字化简单定义为线上化,而线上化实际仅是数字化转型中一个组成部分。从信息技术发展历史来看,其实已从线上化演进为移动化。渠道、业务、产品的“线上化+移动化”是数字化的首要基础。其次是智能化,传统的线下物流网点的智能化改造,只是用机器替代人,而中原银行的厅堂智能化转型,更着眼于平台智能化转型,嫁接生活场景和社交产品,利用高频的生活场景、社交场景赋能传统物理网点转型升级,有效引流获取客户。

数字化转型是对银行系统性的重新定义,包括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业务模式、IT系统、人员能力等的变革。银行转型后,数字化将驱动业务发展、提供经营管理的抓手、创新商业模式,进而带动银行业务的内生增长。

2.搭建高频场景探索商业模式创新,是数字化应用的关键。移动互联的普及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处于“在线”状态,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通过搭建满足客户一站式需求的高频场景,围绕大市场、大客群、大需求,为客户提供“金融+非金融”的定制化服务,是转型需要重点考量之处。

中原银行通过对客户的偏好、行为的研究和跟踪,挖掘客户深层金融需求,裂变出新的上层应用,搭建了智慧社区、吃货地图、中原聚商、智慧校园四大场景生态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原智慧社区直击城市疫情防控痛点,充分运用自身服务社区丰富经验及技术开发的优势,第一时间免费为全民抗疫提供“疫情登记及社区出入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实行居民小区出入、企业复工、村民进出、商场登记、车辆入市等场景的有效管理。自2020年2月12日平台上线以来,得到了政府、社区、业主的高度认可,截至3月末,产品已覆盖9万余家合作机构,服务用户近300万人。

3.要善用数据驱动,做好大数据用例规模化落地。数据驱动客群经营,从“获客”到“活客”,再到提升用户体验,整个客户经营的生命周期,将以前单纯靠经验驱动的经营方式,转变为数据支撑的经营方式。以营销为切入点,规模化大数据用例应用,实现覆盖全客群、全产品、全渠道的全生命周期客户价值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在大数据用例规模化实施落地方面,中原银行分批次推广落地储蓄到期、理财到期、全产品交叉销售、财私防流失、事件驱动营销等16个大数据用例,累计追踪下发营销线索174.15万条,辅助销售各类产品597.14亿元,数据驱动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

4.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快速迭代产品。数字化转型最本质的特点是快速响应,敏捷触达市场。中原银行的转型实践,进一步验证了敏捷迭代模式的成效,实现了产品创新能力、迭代速度的全面转变。

一方面是产品迭代周期的缩短,由过去的1个月降至1周,更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另一方面是产品创设模式的变化,原模式为“提出需求、需求分析、需求排期、开发、测试、上线推广”,上线周期长。目前,从客户痛点出发,业务需求、开发、测试前置进行,产品交付效率有效提升。同时,原来创设产品的主要目标是打造功能完备齐全的产品,客户痛点不够聚焦。现在则采用最小可行产品(MVP)迭代模式,产品初始版本能够快速上线、迅速验证,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迭代优化。

5.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需要持之以恒坚定推进。对于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观念意识的转变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过程,员工“数商”的培育并非易事,由客户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换,以及敏捷高效工作方式的转型,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体会和深化。适应敏捷组织的体制机制要在实践中不断迭代优化,T型人才队伍的培养需要资源与时间的持续投入,转型成果也要在业务速赢与内生能力建设方面做好平衡,这都是中原银行后续需要探索解决的关键问题。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面对汹涌而来的数字化浪潮,中原银行将继续踏浪而行,开辟属于中小银行的转型发展新路径。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