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为移动支付网打造的轻阅读栏目,关注移动支付行业一周热点,涵盖各大新技术创新及应用领域等。
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于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围绕银行卡受理终端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收单机构建立终端序列号与收单机构代码、特约商户编码、特约商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特约商户收单结算账户、银行卡受理终端布放地理位置等五要素关联对应关系,并确保该关联对应关系在支付全流程的一致性和不可篡改性。
10月11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关于防范人脸识别技术使用风险的消费提示》,提醒金融消费者要做到“人脸识别有了解,生物信息应保护,手机操作莫予人”,让人脸识别技术真正便民、利民、护民。
金融消费者应当认识到人脸识别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十分重要,要像保护身份证一样保护好自己的生物特征信息。
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监管大型科技公司国际会议”上表示,去年底以来,金融监管机构要求断开支付工具与其平台上的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使支付业务回归本源。未来将继续强化支付领域监管。
针对平台公司在支付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开放封闭场景,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从而为中小企业创造发展空间。
2021年10月1日至7日,全国支付系统共处理各类非现金支付业务341.0亿笔、金额1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6%和24.1%,两年平均增长32.8%和38.4%。
其中,消费场景下非现金支付笔数和金额两年平均增长7.8%和1.4%,已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自去年10月全国“断卡”行动开展以来,人民银行组织清理“不动户”“一人多卡”和频繁挂失补换卡等异常银行账户14.8亿个,对130余家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展专项检查,暂停620家银行网点1至6个月开户业务。
国务院联席办将对“两卡”问题突出的金融机构和通信企业实施挂牌整治,依法严厉处罚一批涉案问题突出的通信营业厅和代理渠道,加强对涉案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执法检查、督促整改,坚决查处勾结不法分子的内部人员。
10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做好小微企业银行账户优化服务和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要求,银行应当在2021年底前建立小微企业银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根据行业特征、企业规模和经营情况等,提供与客户身份核实程度、账户风险等级相匹配的账户功能,审慎与客户约定非柜面业务。
汇聚支付、易极付两家支付公司最近卷入了一起走私案。
汇聚支付因此被停新增,易极付则被警示在特约商户管理、内部系统控制等方面存在风险隐患。
近日,移动支付网发布《2021年银行金融科技应用研究报告》。
从多家银行2020年的经营情况着手,对比了其在利润、资产质量、渠道布设、收入结构等多个方面的表现,分析不同银行在业务表现上的共同点和差异,结合银行的具体情况,剖析经营数据背后更值得关注的银行经营策略、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
蚂蚁集团的注册资本近日增加,由原本的237.79亿人民币增加至350亿人民币,增幅约47%,该注册资本的核准日期为2021年9月30日。
对此蚂蚁集团回应表示,根据相关监管规定及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增加了注册资本金,为公司后续发展预留更大空间。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对平安银行发布一张罚单,违反8项规定,决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罚款人民币18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58万元,总计罚没188.58万元。
快手关联公司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多个“老铁支付”商标状态变更为“已注册”,国际分类包括社会服务、广告销售、教育娱乐、网站服务。
快手通过该关联公司,于去年8月申请了“老铁支付”相关商标。
10月9日,阿里旗下淘特宣布,上线微信扫码付功能。目前部分用户开始测试,双11前完全开放。
有意思的是,淘特并非直接加入微信支付方式,而是曲线支持微信支付。微信扫码付是淘特通过和微信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实现与微信支付的互联互通。
10月9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组、江苏省监委消息,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崔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任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0年12月至今,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
当记者选择微信刷脸支付时,屏幕上很快便弹出“人脸识别失败”的提示,即便多次尝试,界面依旧如此。
记者又先后来到全家飞虹路店、安国路店、天宝路二店。这几家门店内同样配备了较新的自助收银机,不过,却无一例外都发现无法正常识别人脸,完成商品支付。
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办法》出台后,将在业务层面规范“替代数据”的采集和使用,互联网、大数据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将被重塑,其中最受影响的无疑是助贷业务。
地铁支付经历了从传统票卡、二维码到电子虚拟卡等一系列的转变,而地铁App则是移动支付时代的产物。
在后地铁App时代,地铁运营机构将继续拓展哪些便捷前沿的移动支付技术?生物识别、虚拟电子票、数字人民币又将如何与地铁移动支付相结合呢?
在经过1年又4个月的征求意见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正式发布了。
这将是影响支付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文件,POS终端和条码支付业务的展业逻辑发生了彻底改变。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2/8/29 9:10:00
- 移动支付网 | 2022/8/22 10:18:27
- 移动支付网 | 2022/8/15 10:16:24
- 移动支付网 | 2022/8/8 10:19:28
- 移动支付网 | 2022/8/1 9:24:28
- 移动支付网 | 2022/7/25 10:21:06
- 移动支付网 | 2022/7/18 10:02:39
- 移动支付网 | 2022/7/11 9:22:16
- 移动支付网 | 2022/7/4 10:31:58
- 移动支付网 | 2022/6/27 10:00:35
- 移动支付网 | 2022/8/30 13:22:46
- 未央网 | 2022/8/30 9:36:37
- 移动支付网 | 2022/8/30 9:32:10
- 移动支付网 | 2022/8/29 10:33:46
- 未央网 | 2022/8/26 9: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