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数科回复问询函:上半年采购数据花了3.1亿,白条规模成迷
2020/10/19 9:25:41

10月16日,上交所披露京东数科对于科创板上市首轮问询函的回复。本轮回复涉及6大类28个问题,主要针对京东数科的实际控制权、对京东集团的依赖程度、三大核心业务的具体结构以及政策风险进行了回复。

一个有意思的点是,上交所披露的问询函中,要求京东数科按照各类业务的细分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列表分别披露收入构成情况,但和招股书中一样,京东数科在回复中委婉“回避”了这一要求,坚持用客户类型划分,并称:

“公司的收入并非来自于单一产品或服务,同时,公司所有产品或服务将根据产业客户的需求而快速迭代更新。因此公司三大类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收入进一步按照客户类型进行划分更符合公司商业拓展的实际情况。”

于是,很遗憾这次京东数科的回复中仍然没有看出核心产品白条、金条对收入和利润的具体贡献。不过,倒是对几类重要的产品模式做出了进一步解释。

白条、金条、联名卡

首先来看备受关注的京东白条业务

上交所请京东数科结合京东白条产品的业务模式、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收入确认原则及收费标准,说明京东白条业务的经营主体,是否系以发行人为主体开展的业务等。

京东数科回复——京东白条为京东数科向京东商城提供的信用消费解决方案,京东数科是京东白条业务的经营主体。

根据资金来源以及债权债务关系的不同,京东白条分为赊购和消费信贷两种模式。其中赊购模式为主要模式,截至2020年6月30日,赊购模式余额占比为超过90%。

赊购模式——也就是京东数科筛选用户,设计赊购额度(也就是白条额度),形成的应收账款,京东数科帮助京东商城将大部分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获得资金——也就是说,白条至少有90%以上的业务,是来自于京东商城,体系外的部分占比非常小。

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商城已实现资产证券化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比超过80%。

这种赊购服务模式下,京东数科——1、向京东收取用户筛选、活跃交易、信用管理等科技服务费;2、向用户收取包含信用风险对价的科技服务费,并承担相应的信用损失。

另外,京东白条还有少量消费信贷模式——也就是京东数科筛选出金融机构偏好的资产,实现京东商城或其他外部零售平台与金融机构的对接,用户使用京东白条购买商品时,主要由商业银行出资向京东商城或其他外部零售平台支付货款,形成金融机构对个人用户的消费信贷。

这种消费信贷模式下,金融机构向个人用户收取利息和信用风险对价,承担最终信用损失,京东数科会向金融机构收取科技服务手续费,不承担风险。

新流财经理解,白条大部分是赊购形成的应收帐款。京东数科承担风险,另一点,消费信贷形式的白条占比极小,也就是外部场景拓展的白条资产规模不大。

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白条资产90天以上逾期率为1.21%,根据风险定价模型确定的分期服务费率为0.50%-1.20%/期(月)。

很遗憾,在此次问询函中,京东数科依旧没有披露京东白条余额或者累计放款规模。

再看金条业务

京东金条以信贷科技平台为主要服务模式,以金融机构出资为主。

少量自有资金出资的部分,京东数科承担相应信用风险。

金融机构出资的部分,除存量业务中,有少量业务按照合同安排,由京东数科的持牌融资担保子公司承担担保责任外,京东数科不提供额外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

截至2020年9月30日,上述由持牌融资担保子公司担保的贷款本金余额占由促成的贷款本金总余额的0.29%。

有趣的是,在金条业务的表述中,京东数科表示其在业内率先推出了信贷科技开放平台模式。但上交所却在问询函中请京东数科说明,“信贷科技开放平台模式”的具体含义,“业内率先”是否有依据。

京东数科回复——“信贷科技开放平台模式”是指,区别于自有资金出资的模式,京东数科利用自身生态优势及风险管理模型,搭建了信贷科技平台,连接了金融机构和个人消费者及中小微企业,使得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平台直接放款,这其中促成的贷款以金融机构出资为主,京东数科主要作为科技服务提供商收取科技服务手续费。

京东数科表示,上述“信贷科技开放平台模式”是在业内首创,同业同类产品当时的业务模式主要采用自有资金出资,而非通过开放平台的模式提供科技服务。

不过京东数科并未说明,这种开放平台模式具体何时开始,是从金条2016年3月上线初期就开始,还是在此后的某一个时间点开始。

京东数科表示,截至2020年6月末,金条产品余额中,由金融机构进行直接放款或已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比例合计约为96%。

京东数科的信用卡业务

问询函中提到,2015年,京东数科首创了互联网平台与金融机构信用卡联营模式,推出了“小白卡”系列明星产品。

区别于传统的联名信用卡模式,京东数科为合作发卡机构提供信用卡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深度参与到发卡机构线上渠道、线下网点的获客推广,以及发卡后的业务运营环节,帮助发卡机构提升用户活跃度、提升消费额、提升分期占比,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等技术服务,识别和降低信用风险、交易风险和欺诈风险等。

此业务中,发卡机构基于发卡量增长向京东数科支付获客营销费用,同时,基于风控服务调用量、消费分期收入、生息资产收入等,按一定比例向京东数科支付科技服务费。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京东数科在信用卡科技服务上分别实现收入4857.58万元、6289.95万元、1.19亿元和1.25亿元。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京东数科发卡量分别为183.29万张、155.41万张、289.68万张和188.28万张。

也就是说,从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的三年半时间,京东数科的联名卡达到816.66万张。

这与新流财经此前报道的另一家巨头,美团联名卡存在一些差距,美团联名卡从2018年9月发行第一张联名信用卡至今年9月的两年时间内,已经累计发行900万张。

不依赖京东集团,和蚂蚁没有可比性

上交所请京东数科回复“用户数据来源是否为京东集团,发行人在数据采集、风险分析、用户拓展等方面是否对京东集团存在重大依赖”。

京东数科表示与京东集团签署了《数据信息合作协议》,但还拥有多元化的数据来源,通过自身业务沉淀了一些用户数据,也通过外部渠道获取更为多元的数据查询和使用权限,因此京东集团并非京东数科唯一的用户数据来源,在数据采集和积累上不依赖于京东集团。

今年上半年,京东数科在采购数据方面就花费了3.1亿元。

在风险分析能力方面,京东数科表示有自主研发的风险分析模型和技术,并且广泛在京东集团外的场景下应用,所以这方面也不依赖于京东集团。

在用户拓展方面,京东数科表示已服务线下超过600家金融机构、超100万家小微商户、超20万家中小企业、超700家大型商业中心,在京东集团外已拥有广泛的业务领域和生态伙伴,所以也不依赖于京东集团。

整体来说,报告期内,京东数科来源于京东集团生态的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46.25%、47.63%、45.02%及43.61。

不难发现,京东数科对京东集团的依赖确有减少,但依旧存在。

在提及蚂蚁集团时,京东数科虽然表示蚂蚁集团与其的部分业务具有一定的相似度,但在国内市场中,蚂蚁集团通过开放科技平台模式为消费者和商户提供信贷、理财和保险产品,而京东数科在业务模式、发展阶段、中心化分发APP、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与蚂蚁集团存在本质区别,并不具有完全可比性。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