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网慕楚:浅谈2019支付行业发展趋势
慕楚移动支付网2019/2/20 19:31:57

2018年已经过去,2019年的新气象似乎并没有迫不及待地降临到支付行业,1月14日的备付金100%交存大限,可谓是支付行业在新一年第一件全行业关注的大事。那么备付金集中交存完成之后,2019年的支付行业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呢?笔者将从技术、市场、监管等层面,全方位的剖析2019年或是未来2~3年内支付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史为鉴,仅供参考。全文较长,“赶时间”的同学可以从以下逻辑导图看个大概。

技术篇

1、刷脸支付将有更大规模落地,新问题将诞生

2018年,刷脸成为了支付行业备受关注的新兴支付方式,这项技术并不是在2018年诞生,但却是在这一年引发产业躁动。支付宝、银联纷纷公开宣布推行刷脸支付产品,微信支付也在探索刷脸支付价值。此外,美团、建行、工行也对刷脸支付进行了尝试。

不仅仅是零售领域,刷脸支付甚至在公交、地铁等要求支付速度较快的场景进行应用,金华公交年前就上线了刷脸支付。在监管态度上,央行曾经发布288号文,鼓励人脸识别应用于开户,相关人脸识别标准也在制定当中,这可谓是人脸识别应用于金融领域的默许。

可以预见,到2019年,将有更多规范或标准推出,以规范新兴支付技术的发展。此外,刷脸支付也将带来新的产业问题。其一是安全性的深度探讨,目前人脸信息是需要调取公安一所数据库,任何企业都不能储存人脸信息,那么如何确保人脸信息在传输、比对过程中不被泄露,或成为一个焦点。新支付技术在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最终都会逐渐加强安全性,这是市场需求,也是不断完善的监管要求。

其二,刷脸支付技术将不断进化。目前的刷脸支付大多数要输入完整手机号,体验并没有那么好,而最近支付宝推出的“蜻蜓”则推出了经常光顾的商户免输手机号的功能,极大的提升了支付体验。刷脸终端也向低成本、轻量级等方向发展。未来在刷脸支付的体验提升上,还将有更多想象空间。

其三,基于人脸识别的其他应用,不断普及的刷脸支付设备,是在优化人脸识别的基础环境,一旦从量变达到质变,人脸识别可以衍生出其他非支付服务。目前交通上的人脸识别可以进行老人、学生群体的乘车优惠落实,未来,麦当劳的人脸支付自助机,后续或可以帮助用户完成政务缴费。

其四,多个支付方式多个终端对商户的困扰。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三大巨头已经入局刷脸支付,银行和互联网强企也跃跃欲试。但是每家刷脸支付终端都不兼容其他的支付方式,这就会造成“银行卡时代”多个清算品牌的POS终端困扰。而且目前刷脸支付终端体积普遍较为庞大,占据店面空间大。未来,或许刷脸支付聚合会更有市场需求。

2、POS终端的定制化需求逐渐强烈

在移动支付时代,POS终端处于变革的风口浪尖。支付方式的改变,对受理终端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POS的出现给传统POS行业带来了较为深刻的变革,虽然老玩家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和资源,仍然占据较大市场。但这也给POS行业带来了警醒,新兴支付技术会给终端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同时厂商需要持续关注市场需求,特别是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巨头的发展方向。

关注垂直场景的终端需求。2018年银联主推十大场景,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微信支付发布重点拓展的36行,在巨头聚焦垂直场景时,终端厂商如何在全民扫码,终端更迭不断深化的时代抓住机遇?在2018年,最为典型的就是交通领域的终端扫码改造。而2019年会是哪个垂直行业呢?

行业门槛的升与降。移动支付普及以来,行业普遍认为支付终端的入局门槛降低了,扫码设备的庞大需求量,造就了新的终端强企。但随着产业格局重新建立,行业门槛又开始逐渐提高。2018年条码支付安全备受关注,《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也制定出台,在条码支付安全维度提高了终端入局门槛。

多种技术的叠加。扫码是目前终端设备的必备功能,但随着刷脸支付的兴起,人脸识别也将成为终端产品设计的热点。最近,央行还发布声纹识别标准,声纹的终端或也有更一定的市场需求。总之,多样支付技术的兴起,终端厂商都需要察觉。

3、银行金融科技大有可为

2018年银行对金融科技有多痴狂?民生、兴业、招行、光大、建行、平安等银行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就连央行都成立了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银行需要更多金融科技产品来获取更多市场认可。

加强支付服务。支付一直是银行的软肋,在移动支付大战之后,银行才反应过来,支付仅仅是入口,背后可拓展的是金融服务。聚合支付的兴起,让银行再次拥有掌控支付入口的可能,这也衍生出了许多支付公司,为银行提供聚合支付方案及落地服务。

活用II类户。账户分类的实施给了银行更多创新空间,在经历试探期之后,II类户在2019年会激发更大的商业潜能。在2018年,银行与互联网机构就多次玩转II类户,实现借卡下线。抛开“前车之鉴”的京东闪付、美团闪付,2018年中国银行与中铁银通联合发布的“铁路e卡通”便是活用II类户的典型案例。

开放银行更加火热。备付金交存之后,支付机构的资金处理能力降低,一方面是移动支付的入口引流能力,激活了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监管加强带来的互联网企业金融资质缺失。这就需要银行来开放能力,弥补互联网企业的资质缺失短板,同时满足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开放银行已经成为了当下的热点,也会成为接下来几年,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热点。

除了以上内容,区块链也是2019年落地备受关注的一年,支付宝已经在跨境支付领域应用落地,或许有更多跨境支付项目应用区块链。

监管篇

近两年,监管对支付行业的改造是翻天覆地的,然而在备付金交存和断直连工作完成之后,虽然在局部监管仍然在持续加强,但笔者认为,2019年的监管将紧中有放。为什么呢?

监管成本在上升。断直连、备付金交存、支付安全审查、反洗钱,一系列的重磅监管措施都在2018年落地执行,支付机构疲于合规化的同时,监管成本也在提高。在2018年,央行非常鼓励金融科技发展,期待让监管与技术结合更加紧密,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

合规大框架已经完成,需市场化调节。整个2018年,支付产业都在关注断直连和备付金交存相关事宜,在两大主要监管措施完成之后,以网联+银联的合规清算体系已经完成。那么下一个阶段,就需要在细节上加强监管,另外给市场调节足够的空间,比如网联与银联的线上与线下如何分治,网联的费率如何制定。

以此前提之下,监管框架的完成会带来市场的洗牌但也将出现新的机会。

1、反洗钱会更加严格

2018年反洗钱已经是异常严格的一年,301、130、120、164以及163等文件,让支付机构对反洗钱异常紧张,多家支付机构因反洗钱不力受罚。到2019年,跨境支付大热的形势之下,央行对跨境反洗钱的要求也将愈加严格。

2、值得期待的新备付金管理办法

2019年伊始,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就表示,现有的备付金管理办法需要修改,相关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客观上来说,完全的备付金交存,降低了支付机构开展支付业务的灵活性。新的备付金管理办法或许能够下放给支付机构新的权益。

3、持牌机构洗牌加剧与支付牌照开闸可能

支付机构转型,一直是这两年讨论的热点,而今备付金交存完成,考验支付机构多样营收能力的时候到了,接下来支付行业洗牌将加剧。与此同时,在监管框架已经完成,支付合规门槛提高,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已经关闭数年的支付牌照下发,将有望开闸。

4、金融开放给市场带来的可变量

金融开放给市场带来的可变量。2019年会是连通清算筹备的关键一年,虽然业界普遍看法是,新角色的加入不会对中国境内的支付格局产生大的影响,但可能对跨境支付领域产生较大影响。

5、征信获得进一步关注

“征信在2019年会大火”一位资深支付人士对移动支付网表示,央行一方面在上收备付金和断直连,其实另一方面也在对支付敏感数据的管理权限进行上收。另外,网络安全法的实施,也让许多支付机构在数据处理上较为忌惮。此时,征信资质就变的异常重要,这包含许多数据的整合和处理能力。藉此,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征信数据能力驱动业务发展。

市场篇

1、跨境支付洗牌期来临

跨境支付到底有多火?在严监管之下,2018年如果一家支付机构不谈跨境,就好似着其业务发展受困一般。但跨境支付毕竟门槛高,而且费率不断下降,爆发价格战,2019年,跨境支付洗牌在所难免。

0费率,价格战的爆发。在2018年9月,易宝宣布跨境收款产品最高收取0.4%的手续费。近日,借助国内持牌机构通道,实现跨境收款的Skyee则宣布0费率。当然,跨境支付的可盈利方式较之区域收单更多,其中包括汇率结算收益、贷款理财、自建站服务等等。可以看到,价格战大势之下,跨境支付品牌会在其他服务上做精做强。在激烈竞争之下,跨境品牌之间的收购与兼并将更加频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以降低整体服务成本。

多样模式的切入。不同机构,有不同的跨境支付玩法,最近几家支付机构发布的跨境产品中,合利宝推出跨境电商分账服务,连连推出LianLian Link跨境电商线上平台,汇付天下则选择不直接服务商户,而是对接金融科技企业。未来,支付企业切入跨境支付领域,也必将进行精细化的选择,比如该如何定位自身业务,以及该做好怎样的服务。

不同国家政策收紧,资质仍然是重中之重。跨境支付的最大问题是合规性,无论是服务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商户。2018年,包括俄罗斯、印尼、越南等国,在摧枯拉朽的中国移动支付出海形势面前,监管当局推出了不同的限外令,大致要求本地申请牌照或者联合本地企业才可以开展支付业务。所以,谁能掌握不同地区的业务资质将是跨境支付的一大重点。

2、垂直行业壁垒的摧毁与树立

移动支付的全民普及已经在2017-2018这两年完成,特别是在2018年,在交通领域,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强势入局让扫码支付全民普及更进一步。完成全民普及之后,巨头也正在下沉,深入到垂直场景中。2019年及未来,垂直行业将经历壁垒的摧毁与树立过程。

如何摧毁。以交通领域为例,2018年马化腾为交通项目四处奔波站台。通过政府合作、运营单位入股、技术提供等方式,巨头正在摧毁交通这一原来以为坚不可摧的行业壁垒。而近期,蚂蚁金服入股新开普的消息也引发了行业思考,巨头是否想要尝试摧毁校园一卡通的行业壁垒?原来校园一卡通几乎是新开普、新中新、智慧电子三分天下的局面,且这几家都与巨头有所往来,或许是因为合作不够深,希望通过入股的方式,消除猜忌与隔阂,进而获得产品和商业模式的更大成功。

如何树立。不是所有的垂直行业都是巨头所能够染指的,但有足够战略价值的行业都会有巨头影子。巨头尽管互联网属性更强,但无法形成中立平台,涉及服务类的行业仍然需要服务商的存在。此时,在巨头摧毁之后的行业,就有新生的希望。近几年巨头摧毁了传统收单行业,但也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较为强大的聚合支付企业。关注巨头动向,收拾巨头战场,仍然会出现很多机遇。

3、增量转存量,巨头之间的对抗与言和

在国内市场,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巨头之战基本结束了,格局已定,接下来就是精细化运营,看微信支付如何做好消费金融产品,再看支付宝如何服务小微,增加金融产品用户量。而作为银行卡时代的老大哥,银联也在移动支付方面奋起直追,从产品属性来看,同是支付应用的云闪付,对支付宝的冲击更大。在补贴活动的加持下,银联用户达到1.2亿。未来,增量转存量的市场变化下,巨头之间会呈现新的对抗与适时的言和。

新的对抗。在垂直场景,巨头可能会爆发新的战场,上文所说的校园,腾讯或许也将入股其他校园一卡通企业。再比如刚刚兴起的刷脸支付,对抗也还将升级。此外,虽然目前仍然在上升期,云闪付APP或许在未来某个临界点,与支付宝形成较大对抗。

握手言和。在监管面前,腾讯与支付宝的角色是一样的,如何面对监管二者的默契度在不断提升。此外,在海外市场上,二者也并不是完全的竞争关系,在中国标准影响世界,移动支付模式和技术出海大势之下,二者仍然需要联手共同打破不同市场原有的规则,进入市场才有竞争。在笔者看来,海外市场巨头之间默契的合作大于激烈的竞争。在类似香港的市场,规则已经建立,牌照发放之后二者激烈竞争才开始。

4、支付收单产业深耕细作,上浮与下沉加速

支付大环境的格局已定,让支付行业也趋向于精细化运营,深耕细作,但同时产业角色的上浮与下沉逐渐加速。

深耕细作。是否记得楼下早餐店换过几次二维码卡台了?国内粗放型的市场增量时代已经过去,在存量时代,如何更好的服务商户,推出商户所真正需要的产品才是制胜王道,特别是近期央行整治,微信支付、支付宝齐发声明,抵制0费率的大形势之下,费率将统一,做好深耕细作是一大趋势。

上浮与下沉。近期,微信取消了支付之后自动关注功能,聚合支付服务商们买卖公众号粉丝利润丧失。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微信支付在下沉,推动36行。另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实力雄厚的聚合支付商体量将不断上升,而实力略差的则会选择步入垂直行业,或者依靠特定服务,盘踞制定的商户类型。巨头政策和市场竞争之下,产业角色也将出现上浮和下沉的加速。

支付巨头与服务商的零和博弈。支付巨头在对服务商进行收权与放权,对于大众领域,服务商的权限愈来愈少,而垂直领域,则有更多权限开放给服务商,比如微信支付对停车场开放粉丝自动关注功能。此外,微信的“收款有礼”、支付宝的码商成长计划都是希望商户在自身体系内获得服务,二者也有商户收款码。服务商们其实也在为商户提供类似的服务,在服务商的体量不断上升,尾大不掉、反向要权的事,不仅银行卡时代存在,二维码支付时代也有可能。这就让支付巨头和服务商之间出现零和博弈,二者以怎样的状态共存。

5、移动支付的银行卡时代到来

在《移动支付收单正步入“银行卡时代”》一文中有详细的介绍,在监管大框架已定,角色归位,并且产业门槛逐渐形成之后,原来的“银行卡时代”玩法将沿用至二维码支付时代。此外,海外大多数国家的支付市场对银行卡体系更加认可,符合监管需求,也将反向要求中国出海企业,虽然技术推陈出新,但模式仍然要回归银行卡时代。

结语

在监管就位的前提之下,市场调节开始活跃,更多的机遇将产生,我们能看到似曾相识的产品与模式,我们也能看到换汤不换药的玩法与套路。说到底,支付是价值的交换,了解其服务的本质,或许看清局势与趋势也并不难。

北京移动金融产业联盟、移动支付网将在2019年4月24-25日北京召开2019第三届中国移动金融发展大会,探讨更多局势与趋势,欢迎关注。

欢迎与我交流,微信号:13798509971 备注:公司+姓名+职务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