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打造全新企业用户数字化价值体系,强调3个经营策略
薛小易移动支付网2021/10/25 10:22:56

10月21日,平安银行2021年对公暨风险开放日在深圳举办,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行长胡跃飞、副行长郭世邦等高层出席,阐释平安银行对公业务的思路与打法。

当天,平安银行发布了《平安银行企业用户数字化价值体系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强调,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对实体企业也带来了深刻影响,包括传统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冲击等多个方面,对银行来说,要做好对企业用户的服务,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谢永林则表示,随着平安银行零售战略转型进入第二阶段,对公业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一是在全行负债业务、流动性管理等基本盘上,对公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对公能够发挥在资产端的识别能力、风险能力、定价能力,更好的为零售寻找资产、创设产品,进一步提升AUM规模。现在这套公私联动机制已经非常成熟,对公和零售将通过更有效的协同,推动零售转型第二阶段的顺利实施。平安银行要趁着全行稳健发展的时间窗口,借着对公重启的势头,合理配置资源,做强做大对公业务。

银行业务追究是为用户服务,在数字化的浪潮中,用户数字化始终是值得关注的。

白皮书介绍了平安银行在企业用户数字化方面的探索。

构建SCORE模型,强调数据、行为、资质、收入、生态

白皮书指出,对于传统对公客户,银行的价值判断标准更加关注直接收益和风险损失。在数字经济下,对于转型中的对公客户,这种判断标准不够全面:银行的经营模式从单客经营转为生态经营,企业对银行的价值贡献中,隐形贡献(包括数据贡献、用户引流、生态贡献等)不断提升。

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安银行搭建了SCORE模型,通过数据资产(Source)、行为表现(Conduct)、经营资质(Operation)、营收贡献(Revenue)以及生态溢价(Ecosystem)五大维度,综合金融收入、生态综合价值、全生命周期价值多个方面,打造了全新用户价值体系。

近几年,从银行同业的业务举措看,各银行纷纷通过线上化、平台化方式实践企业用户经营。

一方面,银行重视自有生态建设,从金融服务向综合服务推进。各银行积极整合行内各业务条线资源,加快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物联网平台等数字化渠道建设,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用户建立连接,提供全场景金融生态服务,比如招行2021年发布了全新的企业数字化服务体系,搭建了由企业网银、企业App、小程序、门户网站、公众号、云直联、CBS七大渠道组成的数字化多维平台。

工行、建行、交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也尝试与外部企业合作搭建非金融生态,为企业赋能、创造价值的同时,与企业产生更多交互,深化银行与企业的合作,比如工行的“融e购”、建行的“善融商务”、交行的“交博汇”。

另一方面,外拓场景,通过开放银行增加与企业的交互也是银行的选择之一。银行既通过“引进来”丰富服务生态,也“走出去”嵌入外部场景。

最后,各银行也深耕供应链,通过科技手段,与产业共同实现数字化价值提升。以国有银行、股份行为代表的大中型银行围绕核心企业,提供上下游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扩大服务对象,也实现了对核心企业的深度绑定。

科技实力领先的大中型银行,也通过科技推动用户深度经营,比如,通过物联网技术,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实现与企业的交互,同时,基于物联网与产业融合产生的海量数据,为后续的产品销售、影响等奠定基础。

在白皮书中,平安银行进一步指出,在企业用户数字化价值体系中,其重视三个方面的经营策略。

经营策略的3个关键:开放、智联、多元

“开放”即通过开放银行,融入用户生态,促进数字化共营。

平安银行将大消费、产业、政府3种生态类型企业用户的拓展摆在了突出位置,在实际经营中,用更开放的手段,与外部平台共建生态、共同经营,为其输出金融解决方案。

“智联”包括以物联网技术助力产业数字化生产经营。

平安银行以金融科技为抓手,重塑金融业务流程,扩大实体企业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通过产业流程的规范和物联网技术的嵌入,助力行业、产业数字化转型。

“多元”即结合自身生态,挖掘企业用户潜在价值和生态溢价。

平安银行一方面通过企业用户价值判断模型的革新,更客观地评价企业用户价值;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户,采取综合化、差异化经营,助力用户的价值升级。

总的来看,在这3个经营策略中,“开放”强调生态打造,“智联”强调对技术的应用,“多元”则注重对用户价值的挖掘。通过这3个方面,平安银行综合了生态、技术、用户多个方面,提高对企业用户的服务水平。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